莫忘母语 - 情系增北
这是爸爸走后,慈樂缘的第一次慈善善举。出发到母校 – 增江北区华小前,我在爸爸灵前上香,叮嘱他跟随我一起参盛,一起和我到台上为此善举进行点灯仪式。我愿,有爸爸的陪同把这一切变得更有意义。我在台下听着歌,看着表演,心里却想着爸爸。那首小幸运及动人的我只在乎你,真让我陷入更深处。
增江北区华小不仅仅是我的母校,她也是我孩子们的母校。时光飞逝,转眼间我离开学校也快30年了。我的母语在这儿开始扎根,在老师们的细心教导加上赞许鼓励,培育了我对华文的热爱。
直到中学期间,学习华文变成了一课“选择课”,而且还是一课不受好评,不受学生们欢迎的科目,因为学生们必须腾出比别人多的时间来上课(因为华文课都不会在正课的时间表里出现),而且许多人都说要考获华文及格不是件容易的事,但我还是选择默默的继续为我的母语耕耘。
身为华人,我对母语自自然然少不了那份忠诚。所以,我时常鼓励身边的人,必须得让孩子们学习华文,华人必须懂得华语。历史记载,马来亚为了得到三大名族的支持而争取独立,《拉萨报告书》对教育在面前做出了更改却也不忘在背后留下了埋伏,所以华教走到今天,深受许许多多的不公,所有的坎坷,都让我们历历在目,实在不容易。在国型学校的朋友,绝对没有经历我们华校生筹款的经验。我们到学校不只是上学求学而已,我们还必须为学校筹款,班级的捐款比赛,为学校送上小小的贡献,我们还能忘得了吗?
汉语是世界上古老的语言,她那美丽语法结构,比喻的夸张,形容的体贴都触动了我的心。小时都已经知道为学校筹款建校,长大后的我们,怎么可以违背了我们的使命,我们必须捍卫华文,华教。她是中华的代表,中华的传承,我们怎么舍得让华族的下一代的生命力少了这分血脉,我们怎么舍得让华文消失在马来西亚这片国土呢?
好多人都问我,爸爸不在了,留下的慈樂缘如何是办?我会说:“只要支持慈樂缘的人还在,支持爸爸的精神不变,那慈爱还是满人间。”一切就像我们支持华教一样,代代相传下去,永恒不变。
离开学校前,我的朋友,孩子的老师要我代她像爸爸说声“谢谢”,她说她知道爸爸一直默默的送给学校不停的支持。我告诉她“:爸爸离开了,离开都一个月多了。”她很惊讶,直向我抱歉。
我高兴,爸爸的努力重于泰山,可爸爸的离去,让我的眼眶装满热泪。
情系增北之剪彩仪式
在小学,当然会和我已章“大”的“小”朋友合照咯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