倫敦
倫敦天橋滑下來 滑下來 滑下來
倫敦天橋滑下來 就要 滑下來
兒時的童謠 讓許多的我們 對倫敦的天橋充滿憧憬,
幸運的我 40年後終於來到了倫敦,
匆匆忙忙的短短兩天,走馬看花 圍繞著這個城市不停的轉。
本人覺得Tower Bridge 比較 “童話”
歷史記載,一場無情的大火把將近整個城市的建築物給吞沒了。而後來重新修建的建築物就變得多樣化,形形色色,因此就少了那份我們想看的古蹟,古蹟從此就消失在在當時。這裡除了摩登的建築物外,也有許多建築物是以一塊塊的紅磚圍建成牆,再添加些圓柱子及雕刻,維多利亞的設計,流露著英式的味道。然而,也正正因為少了份一致的設計特色,整個城市看起來就顯示得比較凌亂。
身在此景的我會有家 (馬來西亞) 的感覺,這裡和跟馬來西亞有著相似的地方。打個比方,這裡的建築參差不齊,交叉的路面也比較窄。人們都把垃圾堆在街邊,等待清道夫晚間來清理。他們的馬路與天橋構造跟大馬十分的相似,尤其在無法摸清的夜晚,更讓我們有誤以為回到家的感覺。是吧,馬來西亞也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。所以,有著英國的相似也不為奇怪。
來到倫敦遊玩,除了一些經典的地方,這裡紅紅的電話亭,黑色復古的德士也肯定是倫敦的焦點。這趟旅程我們都以地鐵代步,所以就沒有機會一試這裡的車手技術。可說到地鐵,就讓我回到了八十年代乘搭公車的時候。還記得當時,不管公車內有多擠,跟車副手總是會高喊 "masuk sikit, tolong masuk belakang, belakang sikit !" 要求撘客往裏邊擠。 今天碰巧我們也于當地的上班的時間乘搭地鐵,我們在這包廂裡背對背擠得動彈不宜。哈,有一種叫做擠公車的感覺。
除了遊逛著名的我們也逛了 Borough 市場,倫敦華人街。最讓我們流連的是 Borough 市場,因為這裡有好吃的,新鮮的起司,法式麵包,醃製肉及菜餚備品,橄欖油 等等。我們還重回 Borough Market 來購買起司和醃肉呢!! 說真的,在這裡買這些食物也實在是比馬來西亞來得便宜。
逛市場的當而,我來到了這間叫Monmouth 的咖啡廳,他們的咖啡香濃好喝,真的! 喜歡啤酒的可以隨意在這裡買到多樣式 的IPA 啤酒,價格也比馬來西亞便宜。本人不是 Fish and Chips 的粉絲,可是身在倫敦,我卻覺得這是必須品嚐的。但是有一樣食物,必須讓我在這裡 “鄭重” 一提,那就是這裡的 “星州米粉” 。他們是採用了類似 Maggie 快熟咖哩粉的調味品來烹炒的,我們後來命名這料理為“英州米”, 就覺得這樣最為恰當。托朋友的洪福,我們當晚也在一家華人餐館用餐,食物還是不錯的!
兩天的行程,無法去到更多更遠的郊區去看看。可是,這兩天可是我們走了最多的兩天,拖著重重的行李廂走到火車站去,這是我們最牛的路程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