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
电台今天的热线话题“父母进住老人院”。这话题响应热烈,大家都纷纷的把意见给送上。回应的结果参半,有同意有抗拒。我没有响应今天的话题,而选择了聆听别人的想法,那些年长者的分享与感受。我其实也想过这话题,不是为了我的父母;却是因为我自己。我老吗?不算吧,才四十岁的我,应该还是花样年华。只是很多事情,我习惯了用身在其中这方式去做选择,感觉比较真实。我想,就算孩子不能照顾我,我还是选择自己照顾自己,所以健康的体魄对我来说何其重要。
有许多人,也许真的是逼不得以,因为工作及生活的压力,无暇照顾年长的父母,所以就选择把父母送进老人院或安老院。我有拜访老人院的习惯,会和慈善团体一起到院里给老佛爷们送上餐食及陪陪他们。在院里住着的老佛爷,有些是孤苦伶仃的,有些听闻是被孩子们遗弃的,当然有些是因为孩子无暇照顾,让他们住在老人院,至少有人照顾。那些自愿要住进院里的,确实是少之又少。
遇到一些开朗的老佛爷,他们会和我说话唱歌,大谈他们年轻时的“威水史”或有关其他同院里“老朋友”的故事。每当谈到那些失去记忆的,被孩子遗弃的,他们也不禁感叹。我没有回应,只是听着,听着,因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,我也不知道这些“故事”是否属实。再说,如果把这些“故事”加以讨论,这何不是变成在别人的伤口里撒盐,如此残酷。
有一次,遇见一位闷闷不乐的老爷爷,我走了过去想陪他聊聊天。可是,他给我的回应是冰冰的,他觉得被遗弃了,觉得自己没有用,给孩子添麻烦。当我正绞尽脑汁希望能找些话题来逗他时,突然间他笑了起来,原来是他的孩子们来看他。我马上让开,让他们团聚。孩子们问他开心吗,好吗?他的答案永远都是正面的,很好,很开心!叫孩子不用担心,自己也没管好,却担心孩子们是否过得好。看了这一幕,我的心更纠结,因为我知道明明就不是那样的。
養兒一百歲﹐長憂九十九,父母永远都会为自己的孩子担心。孩子还小就害怕他们长不大;长大了却怕他学坏,担心他们是否生活安稳。父母无论多忙,都会尽责照顾孩子。再不开心,也会自个儿抗。可后来,长大后的孩子总有许多的阻碍而导致无法照顾年长的父母。我不是把送老人家入安老院这间事和不孝挂钩,只是认为这些决定有可能会让老人家余生过得不快乐,建议谨慎处理。对不同的年长者应该有不同的安排,用不同的方式来照顾他们。就像我们儿时上安亲班似的,放工后再把他们接回来。要不,就每个星期或假日都会把他们接回家,这样对那些进住老人院会觉得已被遗弃的老人们来说,会来得从容些。毕竟父母也不顾一切把我们抚养长大;而身为父母的我们也一样用心尽力的照顾我们的孩子。可是,为什么我们却忘了那样的对待父母呢?多想想,总会有好方法的。
身教十分重要,与此同时也让孩子能够提早领悟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这个道理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